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起点。它保存和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历时约500多年的社会面貌。《诗经》中有大量诗歌,集中体现诗人与百姓的家国情怀。《论语·阳货》记载,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的“兴观群怨”指的就是《诗经》治国兴邦的四种社会功能,折射出先秦时期家国之间的特殊关系。
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厌恶征役、思乡恋亲的家庭牵挂
厌恶征役,痛恨战争。周时频繁的战争与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姓因为王事四处奔波,常年不能回家。《诗经》的很多诗篇表达诗人对征役、王事的厌恶痛恨,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愁绪。如《小雅·采薇》中说,“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诗人由于王事没有休止,很难得到休息,因此心情非常苦闷,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家中。诗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生动形象地对比了上战场前与服役归来后的情景和心境,成为千古佳句。《小雅·何草不黄》是描写征夫艰苦辛劳、对征役怨恨不满的一首怨诗,“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中多用反问句,控诉了征夫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强烈抗议被统治者虐待和轻视。“哀我征夫,朝夕不暇”,征夫因为常年在外忙碌,既愤怒又痛苦,只能以诗歌来宣泄厌恶征役之情。朱熹说:“周室将亡,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此诗”,周时诸侯国之间互相侵凌掠夺、征役过重,导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思念亲人,怀想故土。《唐风·鸨羽》记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徭役没有休止,人民不能耕作,家中田园荒芜,无法赡养父母。诗人控诉了繁重的王事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负担,他悲伤无奈,只能高声呼问苍天,何时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吐露心中的愤懑与对亲人的牵挂。在《邶风·击鼓》中同样描写了一位士兵远征他国、思归不得的厌战思乡之情。战争使战士和无辜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战士们想起“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对爱人的惦念、无奈与苦楚,所以从内心发出了“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的哀号。《诗经》中的征役诗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战乱不断、多灾多难的时代,以及征役给百姓、士兵们带来的痛苦,将周人对徭役的排斥、对家庭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征夫思念亲人与牵挂故土之情愈发浓厚。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保家卫国、勤政爱民的为国情怀
保家卫国,同仇敌忾。《诗经》中保家卫国、歌颂战功、夸耀将士的战争诗歌,不仅展现出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磅礴气概及雄浑壮丽的文学色彩,也折射出统治阶级的审美需求和意识形态,蕴含着爱国爱民、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秦风·无衣》是秦地的一首军中战歌,记录了秦军奉周王之命抵抗犬戎的事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中充满了慷慨激昂、豪迈乐观、团结互助的精神气概,“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共三章,采用重叠复沓的形式,但是在内容和情感上不断递进发展,展现秦人尚武好勇、英勇抗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小雅·出车》记录一位战士跟随大将南仲出征并凯旋的历史。“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此诗赞扬赫赫威名的南仲所立下的战功,同时呈现出诗人在战争中的艰难困苦、战争胜利后的激动心情,抒发积极参战、团结御侮的爱国豪情。《诗经》中战争题材的诗歌多通过激昂文辞来烘托雄壮军威、兵强马壮,饱含战士们勇敢御敌、团结乐观、斗志昂扬的精神。
勤于政事,爱国爱民。《大雅·文王》用赋的手法称赞周文王建立周邦、亲政爱民的功绩。“亹亹文王,令闻不已。”周文王治理国家勤勉辛劳,获得美好的声誉。周公在诗中叙述了商周兴亡盛衰的道理,告诫成王要顺应天命、施行德政,“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牢记祖德,发扬光大,如此才可维持国运的昌盛。《鄘风·载驰》生动地描绘出许穆夫人强烈的爱民之心、救国之志,刻画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勇果决的气度。“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许穆夫人奔赴漕邑慰问卫国遗民,由于许国大夫反对她提出的联齐抗狄的主张,于是她提出“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尽管大夫都不支持,她仍然愿以实际行动去帮助母国。此诗风格沉郁顿挫,充斥英迈之气,使许穆夫人真挚情怀跃然纸上。《诗经》中勤政爱民的诗歌通常内容丰富、感情细腻,通过百姓的赞美和爱护,歌颂贤君明臣的美德和政绩及忠于国家人民的为国情怀。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讽喻政治、忧国忧民的家国理想
上一篇: 也谈《红楼梦》的作者
下一篇: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