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张彤彤 来源于:趣味地理
虽然小说里的大侠、公子们买啥都花金子银子,但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直到明初,人们的主要支付手段都是铜钱,“铜臭”一词就这么来的。至于产量最大的金属——铁,很少被铸成钱币,因为它太廉价,又太爱生锈。历史上曾长期以铁钱为主要货币的,只有四川地区。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自古物产丰饶,也不缺矿产。3000年前的古蜀国三星堆文化,就以精美的青铜器著称。西汉时,汉文帝把蜀地一座“铜山”赏给宠臣邓通,让他在当地铸钱致富……但随着铜矿耗尽,到了东汉初年,割据益州的公孙述就开始铸造铁钱来代替铜钱。战乱年代,四川能凭险峻的蜀道躲避战火,可从外面输入铜这种稀缺物资就成了难事,还好当地不缺铁。
上一篇: 扬州慢
下一篇: 穿越重洋的“麒麟”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