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每年阳历的9月22—24日,阴历八月廿八前后。秋分时,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又是一年秋分时,遍地金黄谷满仓。”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一派稼禾覆盖大地的丰收景象。
物候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一候雷始收声。由于空气干燥,雷电难以形成,所以雷声渐渐远去了。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二候蛰虫坯户,二候蛰虫坯户: 蛰虫们抓紧时间在土壤中建造巢穴,以备蛰伏越冬。坯是指用细土培益,也就是在穴口用细土垒一小高堰。众多小虫在上一候应时都已经穴藏起来了,即“万物随入也”。冬眠的蛰虫,开始涂堵蛰穴的出入口,越缩越小,直至大寒时就完全闭堵穴口。《礼记》注曰:“坯,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肃杀之气一天甚于一天,河湖之水开始干涸,空气越来越干燥。
八月中,“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尧典》上称作“宵中”,“宵”,夜也。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因为“八月阴中收声”,东北八月没有了雷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雷声入地,万物随入,东北禾田已无生机,“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
民间习俗
祭月祈福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皇帝年间为祭月修造的,在此地祭月的礼制,明清均沿袭下来。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这一天,民间为防秋燥,食太阳糕、驴打滚、秋分芋饼;北方人讲究吃饺子,饺子形似金元宝,意“元宝藏福”,体现古代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
候南极星
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因为我国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所以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中国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史记·天官》中有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各地有煮汤圆吃的习俗,东北亦有此俗,除自己食用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插上细竹签放在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雀子不要破坏庄稼。
送秋牛
所谓秋牛,就是一张印着全年农历节气和耕牛图案的红纸或黄纸,称为“秋牛图”。在秋分这天,能言善唱的人挨家挨户送秋牛图,每到一家说一些应景的吉祥话以讨取赏钱,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称“秋官”。这是人们庆祝和祈求丰收的习俗。
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秋分立蛋(又称竖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秋天来临。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在古老的传说中,秋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天文专家介绍,秋分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
上一篇: 白露 | 露从今夜白,天自此日凉
下一篇: 二十四节气 | 寒露惊秋晚 朝看菊渐黄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