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文化名站
  • 中国时尚文化网
  • 中国时尚休闲网
  • 幸福教育网
  • 幸福智库
  • 家长学院
  • 诗词辞典
  • 奇趣世界
  • 关于我们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休闲文化传播 研究文化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观察

栏目导航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旅游休闲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休闲文化
    • 古代休闲文化
    • 时尚休闲文化
    • 休闲生活
    • 驴行天下
    • 娱乐文化
    • 家庭文化
  • 风景景观
    • 自然风光景点
    • 人文景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之迷
    • 世界之最
  • 趣味地理
    • 地理知识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趣味地理
  • 旅游文化
    • 旅游诗词
    • 旅游典故
    • 民风民俗
    • 旅游知识
    • 旅游故事
    • 旅游攻略
    • 旅游欣赏
      • 旅游自拍欣赏
      • 自然风光欣赏
      • 摄影欣赏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 百科知识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学习力教育知识
    • 健康百科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 教育名家
  • 资讯
    • 旅游休闲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休闲文化
    • 古代休闲文化
    • 时尚休闲文化
    • 休闲生活
    • 驴行天下
    • 娱乐文化
    • 家庭文化
  • 风景景观
    • 自然风光景点
    • 人文景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之迷
    • 世界之最
  • 趣味地理
    • 地理知识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趣味地理
  • 旅游文化
    • 旅游诗词
    • 旅游典故
    • 民风民俗
    • 旅游知识
    • 旅游故事
    • 旅游攻略
    • 旅游欣赏
      • 旅游自拍欣赏
      • 自然风光欣赏
      • 摄影欣赏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 百科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学习力教育知识
    • 健康百科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 教育名家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一张标记有误老照片 引出的敦煌与肃北往事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一张标记有误老照片 引出的敦煌与肃北往事

  “标记有误的老照片。”资料照片

一张标记有误老照片 引出的敦煌与肃北往事

  五十年代的莫高窟。资料照片

  莫高窟的影像资料里有一张黑白老照片,据敦煌研究院老学者孙儒僩说,这是原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画家范文藻所拍。这张照片里共有8个人,他们身着民族服装,背景是莫高窟的九层楼,不知何时何人给图片写了一句说明:“到莫高窟朝拜的藏族一家人(1955年12月)”。

  2018年,笔者于莫高里工匠村的老礼堂里布置了一个《百年敦煌》老照片展,展示了1907年至80年代反映敦煌莫高窟及敦煌城乡的方方面面的影像历史。针对这张照片,笔者沿用了“藏族一家人”的说法。2022年,时任敦煌统战部部长的肃北蒙古族干部索龙格女士,看到这张照片中人们的打扮与相貌特征,认为我们把民族写错了,于是她用手机翻拍了一张。

  不久,索龙格部长电话告诉我说:那张照片上的人不是藏族,而是肃北蒙古族,并且说照片中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少年,是如今已80岁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前任县长满都和老先生,后面站的是他的亲人和亲戚,其中照片中的一位妇女尚健在,今已90多岁;还有那怀抱中的孩子今已60多岁。而且索部长进一步更正: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也不是1955年,而是1956年。最后索部长还特别说明,这是经过满都和老先生亲自确认的。照片中的人亲自确认,那一定没有问题,我们必须及时更正。

  A

  这张照片的信息为什么会搞错,起先猜想:当年莫高窟的大冬天里,突然出现几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范文藻先生便用自己工作的120相机随手拍了一张。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范先生也问不出他们是哪个民族的。若干年后,也不知道谁,看着照片中人物的穿着有点像藏族服装,于是不加考证就这么写上了。以后凡用这张照片的人,就照抄图片说明。然而,事实并非全然是我猜想的那样,其背后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厚重的故事。

  在人们的印象中,蒙古族的服饰是很有特色的,一般人都能很容易地识别他们的穿戴。但为什么到这张照片上,我们就认错了呢?这首先要从肃北蒙古族生活的特殊地域讲起来。肃北蒙古族分布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高原山区,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过蒙古高原、西域天山、青藏高原,后来定居到了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山区的高原雪域地区。由于他们长期在高原山区生产、生活,为了适应高寒山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和生态环境,他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防寒保暖和便于穿着骑射的特点。也使他们的服饰在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服饰相互借鉴,汲取精华,使自己的服饰具有不同于其他蒙古族地区服饰的种类、款式和色彩。

  尤其是,他们跟青海蒙古族同根同源,服饰借鉴了青藏高原的一些元素,因而他们的服饰与藏族服饰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也就造成了我们把那张照片的说明写错了民族。由于肃北蒙古族的服饰文化绚烂而独特,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又因他们的服饰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有所不同,肃北蒙古族又被称为“雪山蒙古族”。

  明确了这张照片中人物的族属和所在地,但又一个疑问萦绕在了笔者的脑海。这八名雪山蒙古族人是从哪条路上来到莫高窟的呢?敦煌地区的人都知道,今天的人们从党城湾(肃北县城所在地)出来,一路向西北,绕过鸣沙山,在党河水库西侧折返向东北才能到达敦煌,路程将近130公里,再加上从敦煌城到莫高窟的25公里,那八名肃北人来到敦煌需要行程150多公里。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应该不会沿着今天这条荒凉的戈壁公路,长途跋涉来到敦煌莫高窟的吧?

  B

  此刻,突然想起,从莫高窟到肃北还有一条较近的古道。这条路如从莫高窟出发,沿着三危山腹地的大泉河(古称宕泉河)河道一路上行,就能通往肃北县城所在地党城湾。我初到莫高窟的那几年,单位上曾组织我们进入大泉沟,在一个叫大拉排的地方植树。有一次植树休息时,同去的霍熙亮、李贞伯两位老先生说,再往前行几公里就到了大泉。

  大泉,听上去一定是一个水很多的地方,出于好奇,我们几个年轻人便在植树结束后,沿着大泉河,继续前行。当我们到了那个叫大泉的地方却格外遗憾,所谓大泉并没有泉,但神奇的是这股溪流是从山底下冒出来的。此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出山口,远远望去,山口的外面是一片茫茫戈壁,由于天晴丽日,皑皑雪山清晰可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石油河畔老君庙

下一篇: 千年科技之光——敦煌科技史印迹


  标签:

一张 标记 有误 老照片 引出 敦煌 肃北 往事  百科知识  农业百科  老年百科  地理知识  孩子  四川新闻在线  四川新闻  中国四川网  (一)发展历程  甘肃  中国  余建祥  文化  电影  兰州  (一)基本情况  中国儿童文学网  驴行天下  非遗  一、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龙砂古村史话

    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

    齐鲁文化—祭孔大典与复兴传统文化

    从银耳坠看百年前威海女性饰品

    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年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

    齐鲁文化—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

    齐鲁文化—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四川米易傈僳族至今保留古老习俗与民俗文化

    宋人眼里荒唐离奇的北地胡风民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最新内容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龙砂古村史话
  • 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
  • 齐鲁文化—祭孔大典与复兴传统文化
  • 从银耳坠看百年前威海女性饰品
  • 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年
  •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
  • 齐鲁文化—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
  • 齐鲁文化—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 四川米易傈僳族至今保留古老习俗与
  • 宋人眼里荒唐离奇的北地胡风民俗
  • 推荐内容

  • 清明节,跟着古人来一场蹴鞠大战吧!
  • 百花生日“花朝节”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宋代家具之变
  • 探源中秋节:朗月团圆大中华
  • 水泊梁山斗羊习俗的历史由来
  • 七夕食俗有面条
  •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 热点内容

  •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 七夕食俗有面条
  • 水泊梁山斗羊习俗的历史由来
  • 探源中秋节:朗月团圆大中华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宋代家具之变
  • 清明节,跟着古人来一场蹴鞠大战吧!
  • 百花生日“花朝节”
  • 猜你喜欢

  • 非洲和伊朗这两种犀牛的“祖先”找
  • 茯茶——从茶马古道走进西北
  • 千年“舌尖非遗”天水呱呱:用“勺”
  • 说陇史丨铜灯
  • 丝路古城 北凉故都——骆驼城的故
  • 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亮相《诗画
  • 旧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走进石油河的寻宝人
  • 【探寻初心】八路军兰州办事处——
  • 友情链接

    成语辞典  国学文化网  健康百科  世界民间故事网  中国文学网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儿童文学网  网络营销传播  现代家庭教育  高考保研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书画艺术网  高考作文  风雅中国  致富经  学习力测评  教育百科  文玩收藏投资  世界儿童文学网  珠宝文化网  故事谷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瓷器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酒文化网  线上艺术品收藏证书查询  天赋邂逅  天赋教育研究  教育趋势研究  广告设计知识  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华武术网  艺术收藏投资  艺术起点  忆西湖  天赋车站  作文评论  中国茶文化网  历史文化网  高考季  中华人物谱  思维谷  中国书画网  趣易理  趣味地理  科技前沿  遇学习  笑话大王  玩中学  爱情文化网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阅读地  他思维  小说都市  学习力教育专家  中小学生作文网  故事海  营销策划网  健康生活网  意志力教育  域名投资知识  学习力教育智库  学习型城市建设  政府画册设计  城市品牌建设  温泉旅游度假  学习力训练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教育中心  企业培训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VI设计知识网  刺绣文化网  杭州休闲娱乐网  珍珠文化网  民俗文化网  艺术传播网  书画交易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清风传播  茶艺文化网  戏曲文化网  文化艺术传播  收藏证书查询网  学习力训练知识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世界营销策划网 
    Copyright ©xixila.cn 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版权所有
    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休闲文化传播 研究文化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观察
    首页
    休闲文化
    风景景观
    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