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三湾改编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成功探索与重要开端,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近日全国公映的电影《三湾改编》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实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题材领域的新开掘与创作领域的新突破。
从历史维度看,《三湾改编》通过电影这一演绎形式揭示了事件的内在联系与本质规律,突显了历史理性精神。影片以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鏖战湘赣边界的浩大声势开场,演绎了起义部队受挫后于湖南浏阳文家市集结,在江西萍乡芦溪遭伏,其后冒雨攻克江西莲花的惊心动魄与艰难曲折。
当时前敌委员会在文家市召开会议,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提出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会上展开了激烈讨论,总指挥卢德铭对毛泽东给予了全力支持。可卢德铭在芦溪战斗中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英勇牺牲,加剧了毛泽东领导军队的困难,使其愈发认识到党需要对军队有绝对的领导权。同时,秋收起义的部队成分也十分复杂,这些困难时刻敦促着毛泽东不断思考该如何改造这支失败之师,使其真正成长为新型的人民军队。
影片自秋收起义失败一路写来,部队一路撤退和还击,毛泽东一路观察和思考,从发现问题到试图解决问题,直至三湾改编水到渠成地臻于高潮。这一切实质内蕴着三湾改编的决策过程,以及对一整套崭新治军方略的殚思极虑与运筹帷幄,也向我们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实践依据与伟大开端。
正因影片着力开掘了三湾改编的内在机理与历史逻辑,所以本片并非仅仅依凭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推涌高潮,而是围绕“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伟大创举的酝酿成熟、组织原则的渐进生成,构设了整个叙事情境、提领了相关情节与细节,并在最终实现三湾改编时,升华了“支部建在连上”这一确保党指挥枪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重要理念。
从艺术维度看,《三湾改编》创造了独特的叙事网络与表现逻辑,彰显了人物品格。毛泽东是整个三湾改编的核心人物,在面临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明令攻打长沙、起义部队内部各执己见、国民党军阀和地方民团靖卫团时刻围追堵截这内外交困的三重压力下,他摸索前进。影片以毛泽东为主线,重点聚焦了卢德铭等共产党早期的几位成员,形成了环绕于毛泽东周围纵横交贯的叙事网络,并着重表现了毛泽东与有着严重军阀习气的两名指挥员余洒度和苏先骏之间的思想交锋。
影片略去了对毛泽东与这些人物关系发展过程的交代,众人物当来则来、该止即止,经过了最严格的选材与剪裁。影片将每一个段落都用于集中表现毛泽东与某一位特定人物之间的故事,以及与这众多人物之间的相互呼应,并使每一段戏都出性格、闪光彩。影片的每一个段落都精炼地突显了毛泽东与众人物性格的某个闪光侧面。
并且,影片围绕毛泽东以现实与闪回并叙的表现手法,将每一段戏都以或完整或片段、或情节化或诗化的艺术形式多元呈现。对初识卢德铭的回忆、对惜别杨开慧的怀想、对叶挺阐述党员在军队中发挥灵魂作用的思量,影片皆采用闪回来连接并延伸毛泽东的思绪与情感,从总体上展现了毛泽东的崇高品质与博大襟怀。
综上,电影《三湾改编》所表现的历史内容有效昭示了历史的本质与规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也正因如此,三湾改编的严密历史逻辑与毛泽东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在一段历史与一个人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互动关联基础上,在片中亦得到了体现。《三湾改编》用光影铭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经典瞬间,以光影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来源:光明网
上一篇: 《1950他们正年轻》导演:以纪录电影致敬抗美援朝战士
下一篇: 贾樟柯新作定档:用文学索引中国的社会变迁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