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山丹段
玉门境内的汉长城
嘉峪关关城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胡杨
大地苍茫,长城如龙,汇集时空。
长城是中国古代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是气候、物候的临界线,是融合了中华民族血脉的感情线,以长城为中心的城堡、墩台等军事设施,如同一个巨大的辐射源,文化、文明不断扩散,在冲突中包容,在包容中集聚力量。
正是长城,把一个个封闭的文化归拢、清理、整合为崭新而具有强大活力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圈。
长城,是甘肃文明永恒的纪念碑。
一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谪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被嘉峪关的雄伟壮丽所震撼,遂作《出嘉峪关感赋(二首)》。“东南谁比此关雄”“天下第一雄关”,准确描述了甘肃长城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地位。
甘肃地域狭长,是连接祖国内陆和西部边疆的战略要地,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交流要道,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年,历代文人墨客以长城为内容写下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反映镇守边关将士征战生活的“塞下曲”、长城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和地位,成为万世不朽之诗篇。汉武帝刘彻有“天马徕兮从西极”之兴叹。隋炀帝杨广对长城则是赞叹不已,《饮马长城窟行》一诗道出了筑长城之意义所在:“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宋朝释文用短短二十言即说明秦长城之作用,其《悠悠万里行》写道:“秦既灭六国,驱民筑长城,长城三千里,将以艰胡兵。”唐代诗人岑参在边关数年,对边关将士守关征战生活体会颇深,写下了许多反映边关将士征战戍边活动的诗歌,被后人誉为“边塞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诗句勾画出边关壮美的风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叹,道出了多少离别之情。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写尽古时边关的凄凉与艰辛。而甘肃长城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华长城文化的精髓。
在甘肃,战国秦长城墙体及两侧文化层堆积处和重要的障堡遗址中,所发现的战国中晚期至秦末的实物,有力证实了遗存的真实性。印证了文献记载的可信性。
在甘肃,汉代长城考古发掘出的汉简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都有明确的时代纪年,完全与文献记载相吻合,有力印证了长城的真实性。甘肃汉代长城实体与汉简文献是甘肃汉代长城的重要标志,在全国首屈一指。
汉王朝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保持着庞大的军事建制,长城一线的墩、台、堡,到处都是旌旗猎猎。与此同时,汉长城一带的军屯,也随之轰轰烈烈地展开。军屯的主要劳动力是士卒,他们一面从事农耕,一面戍守边疆,“且耕且守”,但以农耕为主,居延汉简记载有“田卒”“河渠卒”“牧士”等反映士卒劳动者分工的称谓。屯田制度,使边塞的游牧生活方式与内地的农耕生活方式相互促进与融合,引发了边塞文化的革命。
甘肃长城遗存主要有战国秦和汉、明三代长城,甘肃境内现存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占全国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其明长城1738千米,为全国之首。保存较好,时代特征明显,防御体系完整,“因地制宜”特点突出,类型丰富,素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称。甘肃长城分布在全省11个市(州)38个县(区、市),从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直至公元17世纪的明朝末年,几乎伴随着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的兴衰起落,囊括了墙体、关堡、壕堑、烽燧和自然天险等全部长城类型,包含有黄土夯筑、沙土堆筑、砖石砌筑、土石混合、沙石夹杂芦苇或红柳等各种构筑方式,在全面体现中国长城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是我国土质长城的典型代表。
二
上一篇: 郭沫若与武威汉简研究
下一篇: 从黑水城到嘉峪关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