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受苦受难的河西人民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热情为群众服务,不少人感慨:“人老几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他们打心里深深地爱上了红军。高台县城内外,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为解决军队补给和穷苦群众生计,高台县苏维埃政府一边号召县城的大商号、富裕户开展“捐款献粮”活动,一边开展发放救济粮活动。“红西路军在高台期间,曾发放过三四次救济粮,解决贫困群众吃饭困难问题。”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长朱德忠说。
红西路军驻守高台时,正值隆冬,红军战士穿的还是单衣,征程日久,远离后方,孤军深入,有耗无补,食粮无继,药物急缺,处境越来越艰险。
为了筹备部队的军装,红西路军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缝军衣。高台县的“德胜荣”“瑞兴昌”“义兴和”等商号主动响应号召,纷纷捐助棉布、棉花、皮张等物资,红西路军公买公卖,向各界商号购买了一批布匹、棉花和毛毡。
缝制军衣、军鞋的物资有了,广大贫苦群众纷纷行动,自发昼夜剪裁、缝制。红西路军第5军3000多名指战员很快换上了冬装。
在积极帮助红西路军筹集军备的同时,不少群众还承担起协助红军侦察敌情,充分利用熟悉地形、不易暴露等优势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
红西路军第5军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团结和依靠穷苦群众,在高台成立了贫民救济委员会,组建了由当地中青年参加的抗日救国义勇军甘肃省第五路军……
“红西路军来了,贫困群众空前觉醒,他们纷纷站起来,和红西路军指战员并肩战斗,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篇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讲解员李菲菲向参观者讲述道。
殊死战斗 将士热血沃祁连
“士兵们、齐觉醒、莫替他、把命拼;
回家去、把地耕、救自己、救家庭;
各同胞、联红军、打日本、最光荣。”
这是红西路军将士为宣传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写下的《马军士兵三字经》。“当时,不少被马军抓去的壮丁听到这首《三字经》都偷偷地逃走了。”李菲菲说。
红西路军第5军一举攻占高台,并建立苏维埃政权,这让国民党政府和军阀马步芳视为心腹之患,急欲消灭。敌前线总指挥纠集包括骑步兵旅、炮兵团以及地方民团在内的共2万余人,包围了高台县城。
“敌人主力部队囤积在高台城西,阻止西路军继续西进;其余部队部署在城东城南,切断红西路军第5军与临泽等地红军的联系,企图消灭第5军于高台。”蔺学伦说。
1月5日,敌军乘红西路军第5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向高台城外的两个制高点发起了猛烈进攻。在炮火的掩护下,敌人连续四五个昼夜轮番猛攻,但都被顽强的红军将士打退,敌人伤亡难以计数。
1月12日,敌军恼羞成怒,又一次集中炮火,向高台城外的制高点发起连连猛攻。红西路军第5军防守将士奋勇守城、拼死杀敌,最终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红西路军第5军进入高台时,弹药奇缺,步枪平均每支约13发子弹,机枪每挺不到100发。”蔺学伦说,为了弥补弹药不足,第5军立即组织城内的工匠,赶制和收集大刀、铁叉、铁棒等武器,随时准备对付敌人。
1月18日,敌人在猛烈炮火配合下,集中兵力,从四面八方不分昼夜向高台城发起轮番攻击。敌人架起数十架云梯冲上城墙。这时,红军子弹已经打光,守城的将士用木椽推开敌人架在城墙上的云梯头,用大刀、梭镖、石块、冰块把爬上梯子的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下去,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城墙沿上弹痕累累,血迹斑斑。“在第5军将士的奋勇反击中,敌人不得不撤退。”蔺学伦说。
由于敌人切断了红西路军总部与高台的联系,1月19日,红西路军总部得知高台危急,派骑兵师350多人星夜驰援。骑兵师在小海子滩遭数倍之敌骑兵拦截,激战中师长董俊彦、政委秦道贤、政治部主任李庆雍等指战员大部英勇牺牲。
随后,留守临泽的红西路军第5军37团再次驰援,但在高台渠口以东遭到敌人阻击,增援未能成功。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