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文化名站
  • 中国时尚文化网
  • 中国时尚休闲网
  • 幸福教育网
  • 幸福智库
  • 家长学院
  • 诗词辞典
  • 奇趣世界
  • 关于我们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休闲文化传播 研究文化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观察

栏目导航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旅游休闲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休闲文化
    • 古代休闲文化
    • 时尚休闲文化
    • 休闲生活
    • 驴行天下
    • 娱乐文化
    • 家庭文化
  • 风景景观
    • 自然风光景点
    • 人文景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之迷
    • 世界之最
  • 趣味地理
    • 地理知识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趣味地理
  • 旅游文化
    • 旅游诗词
    • 旅游典故
    • 民风民俗
    • 旅游知识
    • 旅游故事
    • 旅游攻略
    • 旅游欣赏
      • 旅游自拍欣赏
      • 自然风光欣赏
      • 摄影欣赏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 百科知识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学习力教育知识
    • 健康百科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 教育名家
  • 资讯
    • 旅游休闲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休闲文化
    • 古代休闲文化
    • 时尚休闲文化
    • 休闲生活
    • 驴行天下
    • 娱乐文化
    • 家庭文化
  • 风景景观
    • 自然风光景点
    • 人文景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之迷
    • 世界之最
  • 趣味地理
    • 地理知识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趣味地理
  • 旅游文化
    • 旅游诗词
    • 旅游典故
    • 民风民俗
    • 旅游知识
    • 旅游故事
    • 旅游攻略
    • 旅游欣赏
      • 旅游自拍欣赏
      • 自然风光欣赏
      • 摄影欣赏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 百科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学习力教育知识
    • 健康百科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 教育名家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潘氏奕隽父子与黄丕烈的交往,从诗文唱和到书画鉴赏


作者:李军       来源于:趣味地理

  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

  本文以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与潘氏父子为切入点,梳理了黄与潘在诗文唱和、书画鉴赏、雅集等交往,包括黄丕烈收藏《注东坡先生诗》残本、对陶诗、苏诗等,潘奕隽提史忠《杂画册》引首。

  潘奕隽(1740—1830)是大阜潘氏家族迁苏后第一位进士,但他淡薄名利,中年以后退居吴门,以书画自娱。他与儿子潘世璜(1764—1829)对书画的鉴藏,因有《潘氏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等著作行世,近年也有多位学者撰写专文加以研讨,故其概况久已为人所知。而潘奕隽祖孙几代人的藏书,尽管有《三松堂书目》《香雪草堂书目》《西圃藏书目》等稿本流传,但未经刊印,流传不广,且著录颇为简略,使人难窥其全貌。潘奕隽所处的清代乾嘉年间,正是苏州私家藏书最为鼎盛的时期。清代最著名的藏书家黄丕烈,年纪较潘奕隽之子潘世璜仅长一岁,与潘奕隽父子往来颇为密切。

  翁雄、《黄丕烈像》(局部),南京博物院藏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荛圃,又作绍甫、荛夫,号复翁、复初氏、宋廛一翁、求古居士、侫宋主人等。先世居福建莆田,十世祖黄秀陆迁居江宁,有祖坟在焉。至曾祖黄琅移居苏州。黄氏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数上春闱不利,加捐户部主事。一生以藏书、刻书为志业,六十三岁时曾在苏州玄妙观西设滂喜园书籍铺。编刻有《士礼居丛书》。关于黄丕烈的交往情况,曹之曾撰有《黄丕烈交游考》一文加以梳理,潘奕隽、潘世璜父子名列其中,但并未专门论述潘、黄之间的交往情况。从江标《黄荛圃先生年谱》、王大隆《黄荛圃先生年谱补》等书中,可以发现黄丕烈与潘氏父子在藏书方面的交往其实并不太多,而雅集聚会、诗文唱和、书画鉴赏似乎要多一些,兹对此略加梳理如下。
一、诗词唱和

  从潘奕隽《三松堂集》看,他与黄丕烈有诗词唱和,最早见《三松堂集》卷十一《和黄荛圃移居韵》四首,其四“侧想高斋陈蝶梦,尚怜陈迹作牛磨”句下自注云:“余于二月入都,五月始归,故云。”按之《三松老人自订年谱》,清嘉庆元年(1796)二月,潘奕隽挈子妇入都,五月出都。与此相合,则两人有唱和必不晚于本年。是年,黄丕烈三十四岁,潘奕隽五十七岁。黄丕烈于嘉庆元年(1796)五月,从昭明巷养恬书屋迁居王洗马巷。潘奕隽则早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七月,就从马医科巷躬厚堂,移居西花桥巷敏慎堂。此时两人交往就日渐频密,待到嘉庆七年(1802)岁末,黄丕烈移居城东悬桥巷,与西花桥巷更近,往来自然愈加方便。

  明刻本,《清塞诗集》,南京图书馆藏

  明刻本,《清塞诗集》,南京图书馆藏 

  在黄丕烈传世的古书题跋中,我们发现潘奕隽父子的身影并不太多,南京图书馆藏的明刻本唐人周贺《清塞诗集》一卷,首尾均有黄丕烈题记,似是一年所写,书前题记最后言及:

  中秋日重检及此,因记。时潘榕皋、理斋父子散步至舍,剧谈而去,颇极有朋之乐。

  据书后题跋日期知,此为嘉庆十二年(1808)丁卯八月间事。而在潘世璜《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中,开卷第一条就提到:

  甲子正月三十日,黄荛圃出示宋椠本《鉴诫录》,墨林项氏所藏,后有查查浦、王渔洋、汪退谷、朱竹垞诸人题跋,内退谷蝇头楷书数行尤精妙绝伦。又见宋椠本《白氏文集》十七卷,绛云楼烬余也。

  宋刻本,《鉴诫录》,上海图书馆藏

  此条后有费念慈按语:“《鉴诫录》今在虞山相国师家,己丑南归所得也。”甲子为嘉庆九年(1804),黄丕烈四十二岁。虞山相国即翁同龢,宋刻本《鉴诫录》后确实归诸翁氏,一度由其后人翁万戈携往美国,十余年前已让归上海图书馆,重返故国。此书后有项元汴、朱彝尊、查嗣瑮、汪士鋐、王士禛、曹寅、赵怀玉、黄丕烈、顾千里、翁同龢等题记,却未见潘世璜父子观款或印章,据黄跋署“嘉庆甲子正月丁巳日”(即正月二十七日)知,黄丕烈得此书三天后,就以之示潘氏。同时所见,尚有得之顾莼家的宋刻本《白氏文集》残本一种。这年五月八日,潘世璜过悬桥巷黄宅,见到宋拓《蜀石经·毛诗》、元刻《元统元年题名录》、唐人写经残本等。同样,在《蜀石经·毛诗》拓本上也未看到潘氏父子的痕迹,潘世璜题观款的唐人写经,下落不明,亦不见黄丕烈有题跋传世,在潘奕隽《三松堂文集》卷二中有一篇《题藏经残字册》,提供了宝贵线索:

  城东画禅寺长老旵峰藏有唐经生书《毗婆沙论》第一百五十五卷,余尝题其后。今黄君荛圃复获是经,装潢成册,与画禅所藏相较,似出一手。虽系残本,其笔力之浑厚坚致,迥非宋以后人所能,墨香纸色,皆可宝玩。此系荛圃搜废纸所得,因叹翰墨流传,其不遇善知识湮没零落者,正自不少耳。

  宋拓,《蜀石经·毛诗》,上海图书馆藏

  宋拓,《蜀石经·毛诗》,上海图书馆藏

  由此可知,黄丕烈所藏为唐经生书《毗婆沙论》残卷,已被其改装成册页。嘉庆十五年(1810)九月十八日,潘世璜曾访黄丕烈,见宋本《剑南诗集》残本。此书是同年八月得之玉峰吴氏者,虽是残帙,但黄丕烈颇爱之,曾专门题诗二绝:

  好书积习爱探奇,菉竹空伤蔓草滋。不惜扁舟乘夜泛,复翁来读放翁诗。
山明水秀鹿城西,解缆归来日未低。十七年前旧游路,欲寻陈迹已全迷。

  宋刻本,《注东坡先生诗》残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由于《须静斋云烟过眼录》是潘世璜日记之摘录本,所以陪侍其父时才有潘奕隽与黄丕烈见面的记录,否则均付阙如。黄丕烈因已获宋刻《陶集》二种,故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陶陶室。两年后,嘉庆十六年(1811)初冬,他又从周锡瓒处购得宋嘉泰淮东仓司刻本《注东坡先生诗》残本,恰好是《和陶诗》二卷,黄氏诧为奇遇。居中促成此事者,可以说正是潘奕隽,黄跋记其始末甚详:

  《注东坡先生诗》出吴兴施氏、吴郡顾氏者,宋刻不多见。余往年游都中,见之于翁覃溪先生所,即商丘宋中丞得诸吴中本也。书多剥落,原缺十二卷,覃溪爱之甚,藏弆之室名曰苏斋,诚重其世元二本耳。此外有奇零之本,未及记所存卷,今藏小读书堆。惟《和陶诗》二卷,系全部之第四十一、四十二卷,虽不全而自可单行。香严书屋中有之,主人亦肯割爱,而需值昂,且余谓非商丘本所缺卷,不急急购之,然往来于怀已三年矣。辛未立冬日,榕皋潘丈拉游天平观红叶,道出来凤桥,顺访香严主人。榕丈云,闻其有宋刻《东坡和陶诗》,可往借一观乎?余曰,言借未必可得,吾当诡言得以取之。既见,谈及是书,并与议直。竟许可,遂携至舟中,与榕丈欣赏者累日。榕丈怂恿余得之,余亦以己巳冬新葺陶陶室,贮宋刻两《陶集》,而此东坡《和陶》宋刻亦当并储,以为宋廛盛事。特因力有不足,故迟之三年而愿未遂。兹一旦以旁人借观之言,无意中成之,可为奇事。是晚宿吾与庵,向庵僧澄谷借商丘新刻《施注苏诗》勘之。注语竟无一首完全者,岂向所收宋刻虽非缺卷,而亦多残损耶,抑系妄人之删削耶?观此,益信宋刻之可贵。苏斋所藏,商丘昔得于吴中者,彼犹逊于此矣。得之直未归,得之意已决,乘兴书此,谓三年宿愿一旦了之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

下一篇: 湖南祁东渔鼓唱醉全国网媒 展示祁东民俗文化


  标签:

潘氏奕隽 父子 黄丕烈 交往 诗文唱和 书画鉴赏  百科知识  农业百科  老年百科  地理知识  孩子  四川新闻在线  四川新闻  中国四川网  (一)发展历程  甘肃  中国  余建祥  文化  电影  兰州  (一)基本情况  中国儿童文学网  驴行天下  非遗  一、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龙砂古村史话

    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

    齐鲁文化—祭孔大典与复兴传统文化

    从银耳坠看百年前威海女性饰品

    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年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

    齐鲁文化—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

    齐鲁文化—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四川米易傈僳族至今保留古老习俗与民俗文化

    宋人眼里荒唐离奇的北地胡风民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最新内容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龙砂古村史话
  • 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
  • 齐鲁文化—祭孔大典与复兴传统文化
  • 从银耳坠看百年前威海女性饰品
  • 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年
  •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
  • 齐鲁文化—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
  • 齐鲁文化—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 四川米易傈僳族至今保留古老习俗与
  • 宋人眼里荒唐离奇的北地胡风民俗
  • 推荐内容

  • 清明节,跟着古人来一场蹴鞠大战吧!
  • 百花生日“花朝节”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宋代家具之变
  • 探源中秋节:朗月团圆大中华
  • 水泊梁山斗羊习俗的历史由来
  • 七夕食俗有面条
  •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 热点内容

  •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 七夕食俗有面条
  • 水泊梁山斗羊习俗的历史由来
  • 探源中秋节:朗月团圆大中华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宋代家具之变
  • 清明节,跟着古人来一场蹴鞠大战吧!
  • 百花生日“花朝节”
  • 猜你喜欢

  • 新疆民俗文化迷人眼
  • 迭部乡间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你认识几
  • 【甘快看】在北石窟寺 赴一场跨越
  • 彝族服饰
  • 光阴故事里的天水古树(二)
  • 行茶马古道 寻古风古韵——走进徽
  • 【文化掠影】敦煌壁画中的“虎图”
  • 镜鉴千秋 领略甘肃馆藏古代铜镜之
  • 【探寻初心】八路军兰州办事处——
  • 《云赏敦煌》第三集:北朝造化工 壁
  • 友情链接

    成语辞典  国学文化网  健康百科  世界民间故事网  中国文学网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儿童文学网  网络营销传播  现代家庭教育  高考保研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书画艺术网  高考作文  风雅中国  致富经  学习力测评  教育百科  文玩收藏投资  世界儿童文学网  珠宝文化网  故事谷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瓷器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酒文化网  线上艺术品收藏证书查询  天赋邂逅  天赋教育研究  教育趋势研究  广告设计知识  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华武术网  艺术收藏投资  艺术起点  忆西湖  天赋车站  作文评论  中国茶文化网  历史文化网  高考季  中华人物谱  思维谷  中国书画网  趣易理  趣味地理  科技前沿  遇学习  笑话大王  玩中学  爱情文化网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阅读地  他思维  小说都市  学习力教育专家  中小学生作文网  故事海  营销策划网  健康生活网  意志力教育  域名投资知识  学习力教育智库  学习型城市建设  政府画册设计  城市品牌建设  温泉旅游度假  学习力训练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教育中心  企业培训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VI设计知识网  刺绣文化网  杭州休闲娱乐网  珍珠文化网  民俗文化网  艺术传播网  书画交易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清风传播  茶艺文化网  戏曲文化网  文化艺术传播  收藏证书查询网  学习力训练知识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世界营销策划网 
    Copyright ©xixila.cn 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版权所有
    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休闲文化传播 研究文化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观察
    首页
    休闲文化
    风景景观
    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