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文化名站
  • 中国时尚文化网
  • 中国时尚休闲网
  • 幸福教育网
  • 幸福智库
  • 家长学院
  • 诗词辞典
  • 奇趣世界
  • 关于我们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休闲文化传播 研究文化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观察

栏目导航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旅游休闲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休闲文化
    • 古代休闲文化
    • 时尚休闲文化
    • 休闲生活
    • 驴行天下
    • 娱乐文化
    • 家庭文化
  • 风景景观
    • 自然风光景点
    • 人文景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之迷
    • 世界之最
  • 趣味地理
    • 地理知识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趣味地理
  • 旅游文化
    • 旅游诗词
    • 旅游典故
    • 民风民俗
    • 旅游知识
    • 旅游故事
    • 旅游攻略
    • 旅游欣赏
      • 旅游自拍欣赏
      • 自然风光欣赏
      • 摄影欣赏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 百科知识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学习力教育知识
    • 健康百科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 教育名家
  • 资讯
    • 旅游休闲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休闲文化
    • 古代休闲文化
    • 时尚休闲文化
    • 休闲生活
    • 驴行天下
    • 娱乐文化
    • 家庭文化
  • 风景景观
    • 自然风光景点
    • 人文景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奇观
    • 世界之迷
    • 世界之最
  • 趣味地理
    • 地理知识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趣味地理
  • 旅游文化
    • 旅游诗词
    • 旅游典故
    • 民风民俗
    • 旅游知识
    • 旅游故事
    • 旅游攻略
    • 旅游欣赏
      • 旅游自拍欣赏
      • 自然风光欣赏
      • 摄影欣赏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 百科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学习力教育知识
    • 健康百科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 教育名家
世界休闲文化网(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作者:李平       来源于:趣味地理

  摘 要:以自然之物作为意象抒情,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常用手法。其中,“兰”意象丰富了咏物诗的审美与内涵,诗人也赋予了自然之兰种种全新的含义,使其本身具有多种深意。本文试以“喻隐士”、“喻君子”、“喻美人”、“金兰之谊”四个方面来浅析兰的多种意象。

 

  一、兰喻隐士:

  馨兰寂寂,缘深谷静林而生,几度盛开枯萎,即便无人采摘,却始终一季如诗。任世味浓淡,它幽谷独芳,不与群花斗艳,淡然自处。此种静虚平和的特质,恰似隐士高洁清朗的性情,使他们形成心境灵魂上的契合,于是出现了隐士吟咏兰的佳句。如陶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向子 《宝林山间见兰》:“空谷佳人宜结伴,贵游公子不能招。”

  中国的士人群体中,隐士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为了独守心底的安宁平静,悄然从政治漩涡中安寂地抽身,投入了山林的淡然环境之中。隐士们坚定清楚的知道,隐逸独处并非懦弱的逃避,离群索居,反而需要更深刻的觉悟和坚持。他们怀抱着纯粹而坚定的人生方向,在心底绽放出一片幽兰,任世外喧嚣翻覆,孤居山林,闲来一首渔樵曲,把酒话桑黍。安静自持是他们生命的淡淡底色,淡到不被任何人记起,史传中不述一字。虽漠然少语,却掷地有声。这群以精神追求与个人自由为意志的隐士,代代相承,终于成为中国悠远绵长士文化中独特而耀眼的存在。而他们亦赋予幽兰全新的意味,极具人格特色。

  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可见空谷幽兰,始终是一种令人心灵静息的存在。它不仅为隐逸之士的生存环境增添了几分雅致与静谧,而且更是陪伴他们坚守的精神伴侣。隐士同兰花一般远离尘嚣,生活清贫自持却悠然潇洒,一轴画一瓯茶,尽得闲云春意。而廊下幽兰,静守无数隐士度岁月,与他们一起,耐得住繁华守得住寂寞。终岁无所营,流年不复记,惟见几片闲云,一段浮生。

  隐士一词,品味起来,如空谷之幽兰,清净雅致,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二、兰喻君子

  自古以来,兰花沐风霜雨露而绽放,吐芬芳送馨香不张扬,笑傲霜雪,不卑不亢。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当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将兰与松并举,便是赞美兰花刚直不阿,不屈从于严寒困苦的品格。这种自然属性之外,兰花更有深刻的文化意味:它象征那些的身临逆境而不改其志,仕途多舛而不浊其身的高洁君子。黄庭坚《幽芳亭》:“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给予兰花极高的赞誉。

  众人皆知,兰尤为爱国诗人屈原所钟爱,已成为其忠直高洁之志的象征之物。千古年来,它淡然却坚执,灼灼绽放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清寂境界中。历代君子皆咏兰有遗篇,如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首感遇诗写于政治受挫之时,却丝毫不见诗人沉郁顿挫之心,反而以兰喻己,尽显独立不迁,睥睨俗世的豁达情怀。而张九龄作为开元一代名相,亦以高风亮节的人格,传载青史,流芳百世。

  陆游《兰》:“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诗人一直主张收复故乡山河,在屡次遭受主和派的排挤与打击之后,他仍旧坚持素志,不改夙愿。此诗通过对兰花空谷独幽的心性的赞美,表达了自身不从流俗的决心与意志。

  可见,不管是仁人志士抑或是落魄文人,以兰喻志,明己不变节不浊身之心,古今一同。

 

  三、兰喻美人

  兰花多生于静谷,且内敛神秘而灵动慧洁,因而世人又赋予它们“空谷佳人”的美誉,“蕙质兰心”亦成为品评女子心性纯善温雅的审美标准。在此种审美取向的驱动之下,兰花,成为美人修身养性的钟爱之物。马湘兰曾咏兰诗一首:“空谷幽兰独自香,任凭蝶妒与蜂狂。兰心似水全无俗,人间信是第一芳。”她极爱幽兰,不仅将所居之处命名为“幽兰馆”,而且丹青妙手,所绘兰画至今在日本馆藏。马湘兰的一生,便如一株娴静蕙兰。即使身处紫陌,却不媚流俗,素洁清寂,吐芳于世,却又遗世独立,坚执而淡然地度日。美人之于兰花,又增添了一丝人格特质,丰富了兰花本身的意蕴。

 

  四、金兰之谊

  兰花独居深林而不语,颇有遗世独立的意味。但若将此种特质移之于人,不免有些孤芳自赏之意。《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名花倾国应相惜,同道之人相遇,该是如何的欣喜与庆幸。《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言犹在耳,却是以分道扬镳的惨淡结局,作为收梢。嵇康的兰摧玉折,为这份金兰之谊溅上一抹挥之不去的血色。殊途之友,异路而行,因而嵇康留书绝交;贵贱之交,易以势移,故管宁割席断谊。前两则实例固然有其不得已的因素存在,但不可避免的愈发凸显了管鲍分金的可贵。

  这份坚执不移的友谊令后世人歆羡的同时,亦产生了渴求知己的强烈愿望。士人身处风劲雨急的政治斗争中飘摇不定,险恶复杂的环境,生死往往不由己说,此时他们内心更需要一份可供依靠的支撑,伴随仕途起伏,荣辱成败。但是自古知音难求的事实,不禁使得心性细腻敏感的诗人产生“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诗慰寂寥,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苦寻知音不得而喟叹感慨。贺兰进明《古意》:“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他们空怀兰桂一般美好优秀的内质与品格,却无友同游,拊掌而谈,尽显寂寥与落寞。

  诗言志抒情,“兰”意象既成为诗人抒情的桥梁,诗人亦在素洁清馨的自然之兰寄托灌注了种种生活感悟与人格特质,一抒古人缱绻绵长而含蓄婉转的情思。将一种具体意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亦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善于体会,用心揣摩,方能体味诗意表达的绝妙深意。

 

 

作者简介:李平(1988-),女,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上一篇: 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

下一篇: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有3本被删掉?


  标签:

浅谈 古典诗歌 兰花 多种 意象  百科知识  农业百科  老年百科  地理知识  孩子  四川新闻在线  四川新闻  中国四川网  (一)发展历程  甘肃  中国  余建祥  文化  电影  兰州  (一)基本情况  中国儿童文学网  驴行天下  非遗  一、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龙砂古村史话

    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

    齐鲁文化—祭孔大典与复兴传统文化

    从银耳坠看百年前威海女性饰品

    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年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

    齐鲁文化—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

    齐鲁文化—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四川米易傈僳族至今保留古老习俗与民俗文化

    宋人眼里荒唐离奇的北地胡风民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最新内容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龙砂古村史话
  • 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
  • 齐鲁文化—祭孔大典与复兴传统文化
  • 从银耳坠看百年前威海女性饰品
  • 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年
  • 齐鲁文化—齐鲁文化与诚信传统
  • 齐鲁文化—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
  • 齐鲁文化—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 四川米易傈僳族至今保留古老习俗与
  • 宋人眼里荒唐离奇的北地胡风民俗
  • 推荐内容

  • 清明节,跟着古人来一场蹴鞠大战吧!
  • 百花生日“花朝节”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宋代家具之变
  • 探源中秋节:朗月团圆大中华
  • 水泊梁山斗羊习俗的历史由来
  • 七夕食俗有面条
  •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 热点内容

  •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 七夕食俗有面条
  • 水泊梁山斗羊习俗的历史由来
  • 探源中秋节:朗月团圆大中华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宋代家具之变
  • 清明节,跟着古人来一场蹴鞠大战吧!
  • 百花生日“花朝节”
  • 猜你喜欢

  • “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铁
  • 百花生日“花朝节”
  • 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凉州
  • 平凉龙隐寺, 大唐王朝的命运从这里
  • 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汉简里的楼兰古
  • 兰州车道岭地名略考
  • 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
  • 壮族的习俗
  • 立夏:夏木阴阴正可人
  • 回忆录里的长征往事
  • 友情链接

    成语辞典  国学文化网  健康百科  世界民间故事网  中国文学网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儿童文学网  网络营销传播  现代家庭教育  高考保研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书画艺术网  高考作文  风雅中国  致富经  学习力测评  教育百科  文玩收藏投资  世界儿童文学网  珠宝文化网  故事谷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瓷器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酒文化网  线上艺术品收藏证书查询  天赋邂逅  天赋教育研究  教育趋势研究  广告设计知识  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华武术网  艺术收藏投资  艺术起点  忆西湖  天赋车站  作文评论  中国茶文化网  历史文化网  高考季  中华人物谱  思维谷  中国书画网  趣易理  趣味地理  科技前沿  遇学习  笑话大王  玩中学  爱情文化网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阅读地  他思维  小说都市  学习力教育专家  中小学生作文网  故事海  营销策划网  健康生活网  意志力教育  域名投资知识  学习力教育智库  学习型城市建设  政府画册设计  城市品牌建设  温泉旅游度假  学习力训练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教育中心  企业培训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VI设计知识网  刺绣文化网  杭州休闲娱乐网  珍珠文化网  民俗文化网  艺术传播网  书画交易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清风传播  茶艺文化网  戏曲文化网  文化艺术传播  收藏证书查询网  学习力训练知识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世界营销策划网 
    Copyright ©xixila.cn 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版权所有
    元天赋世界休闲文化网 休闲文化传播 研究文化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观察
    首页
    休闲文化
    风景景观
    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