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武威《仪礼》简是汉代时人手书的礼经传本。据考证,墓主人可能是教授《仪礼》的经师,类似于后世“教书先生”的角色,《仪礼》简则为其平日讲习所用。《仪礼》简甲本内容包括今本《仪礼》十七篇中的七篇,分别是《士相见之礼第三》《服传第八》《特牲第十》《少牢第十一》《有司第十二》《燕礼第十三》《泰射第十四》。乙本为《服传》一篇。丙本为《服传》篇别名《丧服》的一篇。
参观者近距离观看《仪礼》简上的文字。李亚龙 摄
西方社会重宗教,中国社会重伦理。在熟人社会的中国,从古至今都看重个人的道德修养。礼仪制度能够让每个人在错综复杂的宗族与社会关系网中,定位人伦秩序和尊卑坐标,承担应尽的义务,遵守言行规则,对于维持社会秩序是有益的,有些规范和准则依旧沿用至今。
像现在中学生的“成人礼”,传统乡村社会中婚丧嫁娶中的礼仪风俗,都可以在《仪礼》士婚礼、既夕礼、士冠礼中找到依据。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重视,是体现文化自信、寻求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
甘肃酒泉一中学为学生举办成人礼活动。曹红祖 摄
中新社记者:《仪礼》简,反映了中华民族哪些特有的民族性格?与西方社会相比较而言,有何异同?
田河:“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天下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也就是土地和粮食,社稷也是国家的代名词。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平田整地、修渠垒坝、防洪抗旱,春种、夏耘、秋收、冬藏需要集体协作,所以中国提倡集体主义,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农业生产需要掌握时令节气,四时物候,所以长者、智者、有德者备受尊敬。以和为贵,道德立身,对为官者、经商者、从事农业生产者等皆适用,需有良好的道德约束。
从商周到魏晋,简牍是文字的主要载体,中国靠文书治国,随着汉字在东北亚、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简牍也成为汉文化圈主要的书写载体。近年来,日本、韩国也发现大量的早期简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日本、韩国保存也颇多,并继续沿用在当地社会生活中,例如在今天的日本,饭店的招牌、菜名等依旧保留着汉字简牍书写形式。
中新社记者:您在海外有5年的任教经历,海外民众对于汉简有何了解?以《仪礼》简为代表的简牍文化,如何架起中外交流的文化桥梁?
田河:从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发现“敦煌汉简”,到1930年代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发掘“居延汉简”,再到19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武威三简”、天水放马滩秦简、敦煌悬泉汉简……从国际视野看,甘肃汉简的每一次发现,都是国际性的学术事件。
甘肃出土的秦汉简牍。丁思 摄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升温,从事甲骨文、金文、简牍研究的海外学者越来越多,简牍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显学,如今在日本、韩国、美国、法国都有专门从事简牍研究的学者。简牍研究与传播有助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体现中国学术特色,彰显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和时代赓续。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出土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简牍。它们既是丝绸之路上社会治理、人情世故、万千故事的日常书写,又是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的第一手资料,也记录了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西域交往的历史。
随着“汉语热”不断升温,以《仪礼》简为代表的甘肃简牍文化,增添了神秘感和趣味性,成为海外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国际汉语教育工作者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的传播手段,向海外受众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一篇: 兰州黄河上有多少桥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